為奪取提質增效攻堅戰的勝利,大慶油田精準施策、一井一方,持續推進長關井、低效井治理,收到較好效果。截至12月4日,大慶油田今年治理長關油水井1339口,恢復產油量11.12萬噸,恢復注水量348.39萬立方米;治理低產油井980口,增油11.81萬噸。
今年以來,新冠肺炎疫情和油價暴跌給油氣市場供應端和需求端造成雙重擠壓,生產經營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。治理長關井和低產低效井成為提質增效的重要手段。
一般來說連續停產超過6個月的井被稱為“長關井”;長垣老區日產油1噸以下、外圍日產油0.5噸以下的井被稱為低產低效井。但這些油氣井還有潛力可挖,因此大慶油田采用個性化治理方針,努力爭取長關井“復活”、低產低效井“脫貧”。
大慶油田采油七廠有138口40年以上的老井,均為低產低效井,油井技術管理人員拿出一套治理方案——精細老井壓裂選井選層。工作人員先初步篩選具備增油潛力或增注改造價值的措施井,現場聯合會診打分,排名靠前的井層優先治理。目前,治理效果顯著,單井壓裂層數減少0.3個,措施費用降低13.5萬元。
采油八廠緊扣構造解釋、儲層刻畫、剩余油描述3條主線,摸清楚老井的地下情況,完成了全廠2100平方公里沉積相帶圖的整體繪制,率先在大慶外圍油田實現剩余油描述全覆蓋。該廠還通過構建芳148區塊長關井治理模式,精細調整挖潛、精細生產管理,連續10年年均治理100口井以上,今年階段老井自然遞減率、綜合遞減率分別較計劃低0.01和0.44個百分點。
采氣分公司的氣井與油井相比,部分氣井開采10年、20年后產能嚴重下降,后勁不足。油井技術管理人員安排了多種“體能訓練”,利用液氮氣舉、壓縮機氣舉、井間互聯氣舉等方法,使老井恢復生產,開展氣井單井增壓開采試驗,完善氣井增壓工藝建設。今年年初以來,共完成汪深101井等6口氣井壓縮機連續氣舉,累計增氣906萬立方米。